台灣隊長蔡英文
24.9K subscribers
461 photos
6 videos
188 links
蔡英文總統唯一官方Telegram頻道!

「台灣的好,不應該輕易被擊倒。當新時代已經敲門,我們必須把門打開,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好。」

都加入我的TG了,也幫我加一下吧!
FB:https://www.facebook.com/tsaiingwen/
YT:https://www.youtube.com/user/ingwen831
IG:https://www.instagram.com/tsai_ingwen/
Twitter:https://twitter.com/iingwen
Download Telegram
在長時間的防疫過程中,護理師真的非常辛苦。
  
今天是 #國際護師節,我要代表國家,再一次對所有護理師說:謝謝大家,台灣有你們真好。
  
我相信,不只是我,許許多多的國人,一定都忘不了,在台灣,我們有包機專案中,十幾個小時不吃不喝,滿臉都是口罩壓痕的護理師。有部桃事件時,為了守住疫情、自願住在醫院的護理師。更有時時刻刻,細心照顧病人、宣導正確防疫知識的護理師。
  
當國際社會肯定台灣的防疫成就、羨慕台灣的醫療體系時,我們都必須知道,是基層的護理師,支撐起這一切的成果。
  
面對感染源不明的本土案例,我們更必須堅守住社區防線,不能讓護理師的辛苦付諸流水!
  
我要拜託全國的護理師朋友,請繼續發揮專業、堅守崗位,再一次守住疫情的挑戰。也鼓勵第一線的護理師輪流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同時保護家人和朋友。
  
我也要拜託閱讀這篇發文的每一個人,除了給護理師掌聲和支持外,更別忘了:落實防疫、不增加醫療體系的負擔,就是對護理師最大的幫忙!請互相提醒,團結遵守升級後防疫措施!
  
➡️疫情警戒升級六大措施:https://reurl.cc/R6prn6
  
#InternationalNursesDay
Channel photo updated
疫情確實嚴峻,今天新增的案例有:本土16例、境外4例、調查中1例。
  
接續昨天升級疫情警戒後,剛才指揮中心在記者會上,進一步提出防疫六大方向,並會全面加強稽查,力守社區防疫。我也要向大家說明三個資訊:
  
1️⃣國內的防疫物資和醫療系統都是充足的,疫苗也會陸續到位,請大家放心。
  
2️⃣中央會和地方政府共同強化防疫措施。更嚴格的措施難免影響大家的生活,但請大家不要恐慌,我們一起用最嚴謹的態度、最大的警覺,配合指揮中心的指引來防疫。
  
3️⃣疫情期間,要特別警覺來路不明的假訊息。當大家收到有疑慮的訊息時,請快查證,不要輕易轉發,一切以指揮中心的正確資訊為準。
  
過去一年,我們全民同心,守住疫情;未來一年,我們更要守住台灣,保持穩健的經濟成長,繼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請大家通力合作,團結防疫守台灣,一起度過這波疫情挑戰!
  
#團結防疫守台灣
供電將會陸續恢復,政府已掌握狀況。請大家放心,並把這個訊息轉發給親友!

高雄興達電廠因為電網事故造成部分機組停機,導致全國不同地區有停電的情形,政府已經初步掌握相關狀況,正在緊急修復處理。

目前,為了電網安全,台電已經啟動分區輪流供電機制,供電將會陸續恢復,請大家保持冷靜,不用驚慌。

詳細事故原因,政府相關部門將在完整查明後向大家報告。在這之前,也請大家切勿傳遞未經證實的假訊息。
⚠️0515最新疫情措施,請廣傳⚠️
  
疫情嚴峻,我要拜託全體國人及在台灣的外國朋友:嚴守防疫指引,團結守住台灣。
  
昨天單日本土確診案例新增180例,蘇貞昌院長和各部會連夜討論,今天早上向我報告後,我做出兩點指示:
  
第一,請蘇院長統籌中央各部會團結一致,在指揮中心的專業指引下,共同面對這一波疫情挑戰。政府要用最大防疫能量,最小干擾生活,守住這一波疫情。
  
第二,請蘇院長、陳指揮官今日與各縣市首長召開視訊會議,協調中央地方防疫作為,中央地方團結一心,確保全國民眾健康安全。
  
稍早,行政院也做出兩點重大宣布:
  
1️⃣宣布全國施行新的因應措施,強化防疫。
  
2️⃣宣布5/15-5/28台北市、新北市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並發布9大防疫指引。
  
相關資訊請大家參考圖卡,並協助通知每一位親友。
  
防疫關鍵時刻,我也要告訴大家幾個重點,也拜託大家互相提醒:
  
防疫物資(如口罩、酒精、防護面罩、全身防護衣、隔離衣)及醫療整備能量,經過一年多都有充足的準備。
  
民生物資也有充足準備(如衛生紙、泡麵),不必為了搶購而增加群聚風險。
  
疫苗正在陸續施打中,後續的外購疫苗交貨、國產疫苗生產也都在進度上。
  
請以官方資訊為主,未經查證的訊息要保持謹慎,勿傳播。
  
最重要的事情是嚴格遵守防疫指引。
  
台灣有能力也有信心,請大家不必過度恐慌,一定要保持沉著、冷靜和團結。只要我們互相提醒、互相扶持,台灣一定會再次度過難關。
  
#團結防疫守台灣
疫情一直在變,我們必須努力跟時間賽跑,今天我要來跟大家報告 #國產疫苗 的進度。
  
台灣有 #聯亞#高端 兩家疫苗廠,正全力投入國產疫苗的研發。
  
今天我透過視訊聽取了簡報:目前聯亞和高端疫苗,都已經進入臨床實驗第二期收尾階段。我勉勵廠商加速研發、加速量產,政府會全力支持和協助,並把關疫苗的安全跟品質,希望在七月底以前,能夠供應第一波國產疫苗,提供國人足夠的保護力。
  
同時, 我們先前透過各種管道向國外購買的疫苗,將會陸續到位。對於美國政府宣布即將釋出到國際的疫苗,駐美代表 蕭美琴也正在積極接洽爭取中,請大家不用擔心。
  
我們同心協力,有問題就共同面對、共同解決,一定能讓台灣度過這次疫情挑戰。
  
蘇貞昌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團結防疫守台灣
為了降低校園的風險,今天我們宣布:5/19-5/28全國學生 #停止到校上課
  
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已經傳出學生確診,為了降低群聚風險、守護孩子的健康,要請家長們多體諒,並注意以下資訊:
  
全國各級學校、公私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自5/19(三)至5/28(五),停止到校上課。
  
大專校院、高中以下各級學校,改採線上教學。原則上暑假不另外補課。
  
兒童課後照顧中心、補習班,請學生停止前往,在家學習。
  
家裡有12歲以下學童、或身心障礙子女的家長,可請防疫照顧假。
  
高中以下的同學,如果家中沒有數位學習設備,可向學校借用。真的沒辦法在家的話,學校(含幼兒園)還是會提供到校學習、照顧、用餐。
  
弱勢學生的用餐協助等關懷,教育部 也有特別規劃。
  
我能理解,這些措施對家中有孩子、特別是小小孩的家長,確實會帶來不方便。但現在是非常時期,阻斷病毒傳播、避免疫情擴大是當務之急,孩子們的健康絕對不能冒險,這點真的要拜託大家一起來配合。
  
我也要對所有的同學們說,雖然不用到校,在家也別忘了學習。一樣要減少出門,保護好自己,一起為防疫來努力!
  
👉線上學習資源請搜尋:#線上教學便利包
  
#團結防疫守台灣
用科技解決問題,是疫情期間,大家越來越習慣的方式。
  
昨天,我透過直播談話,向大家報告了政府的疫苗政策方向,除了緊盯疫苗的進度,我們也在為接下來大規模的疫苗施打,進行準備。今天早上,我找了唐鳳政委開會,了解 #疫苗接種預約平台 的設計和測試進度。
  
我們目前的構想,是將預約平台設在大家很熟悉的 #健保快易通 App內,大家可以很快地預約,知道自己要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施打疫苗。系統測試完後,很快就會上線。
  
至於施打的場所,我們除了沿用既有的流感疫苗施打系統,也正在全面盤點醫院、診所及可能的大型施打場所。
  
我要謝謝許多縣市首長,在幾天內,就非常有效率地協助第一線防疫人員施打疫苗。這當中建立起來的模式,有助於我們為下一波的大規模施打疫苗做準備。
  
我們已經採購了疫苗,當疫苗來的時候,讓大家方便的接種疫苗,又不要造成群聚的風險,這是我們現在正在努力規劃的方向,解決問題,就是政府最重要的角色。我們會持續努力,繼續 #團結防疫守台灣
謝謝大家配合防疫,因應疫情帶來的衝擊,紓困也刻不容緩,今天我們正式公布了「紓困4.0」的措施。
  
這次的紓困,規模更大、項目更多。直接發現金的個人紓困規模,從去年的400萬人次,擴大到730萬人次。針對250萬名國小以下學童,則將發放一人10,000元的 #孩童家庭防疫補貼,幫忙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我要謝謝行政院和立法院的努力,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就完成紓困的規劃和修法工作。我們紓困的原則很清楚,就是 #速度要快#強度要夠。明天就會開始提供補助,請大家注意以下時程:
  
6/4(五)起:發放個人紓困現金。去年有申請過、有留下存摺資料也合乎資格的人,會直接匯入戶頭。
  
6/7(一)起:紓困入口網站上線,受理新增個人紓困、事業紓困、事業紓困貸款等三類申請,將會啟動「線上申請」和「郵寄申請」流程。
  
6/15(二)起:發放孩童家庭防疫補貼,以及受理勞工紓困貸款。
  
#個人紓困 中,包括:有國小以下孩童,或國高中及五專前三年身心障礙學生的家庭、中低收入戶及弱勢、農民、漁民、自營業者、無一定雇主勞工、臨時工、小攤販、藝文工作者、計程車司機、遊覽車與租賃車司機、導遊、領隊、視障按摩師等,都能夠申請現金補貼。
  
#事業紓困 中,包括:商業服務業、觀光業、交通業、客運業、教育(運動)事業、藝文業、長照托幼、製造業及技術服務業、會展業、貿易服務業、社福團體等等,都會依僱用員工數給予補貼,確保上班族有薪水可領。
  
這一波疫情來得又快又急,對經濟的影響比去年更大,所以我們準備了2,600億元特別預算,補助上也會從寬認定,希望跟大家一起努力度過難關。
  
詳情請參考懶人包,或是撥打 #1988紓困專線
The Psychology of TikTok Duets: Analyzing Collaborativ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