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人士資訊部
9.95K subscribers
3.79K photos
18 videos
3 files
7.98K links
推送同路人、被捕人士相關新聞及資訊
報料投稿至 @youarenotalonehk_infobot
後備:@youarenotalonehk_info2bot
‼️只限資訊部‼️

【關注組】 @youarenotalonehk
【直播台】 @youarenotalonehk_live
【資訊部】 @youarenotalonehk_info
【搜證部】 @youarenotalonehk_evidence
【收信部】 @youarenotalonehk_mailbox
Download Telegram
保安局建議全港懲教所增智慧系統 分析電話內容偵測敏感字

【獨立媒體】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今討論在全港19個懲教院所全面推行「在囚人士綜合智能通訊系統」。保安局在文件解釋,部份經審批獲准向外打電話的在囚人士,過往要由懲教職員監察,大潭峽懲教所去年試行新系統,減少人手效果理想;系統另加入「語音辨識和內容分析技術」,偵測特定字詞例如「逃走」和 「自殺」等字,可以減低出現突發事件的風險。

根據懲教署現行的政策,若果院所按個別情況信納在囚人士確有需要及時與親友聯絡,可批准撥打本地或長途電話。此外,如在囚人士在過往一個月內沒有配偶、子女、父母或兄弟姊妹探訪,而期間亦沒有致電上述家人,亦可獲准撥打一次10分鐘的電話給境外的配偶、子女、父母或兄弟姊妹。

在打電話的過程,懲教職員要押解在囚人士往指定地點,並確保通話的人確為院所批准的人士,而對話開始後職員由分機監察、計時和紀錄。保安局指運營模式對人手和時間花費很大。

局方形容新「在囚人士綜合智能通訊系統」 是一套專門設計的自助電話通訊系統,配合自助電話亭、顯示屏、 語音辨識技術及內容分析功能運作,毋須再由懲教人員押解在囚人士前往指定地點撥打電話。局方指這套系統分別在2020及2021年在羅湖懲教所及大潭峽懲教所試行,效果理想,建議全港19所懲教院所同樣採用。

保安局解釋,系統可以加強院所保安,因為透過應用語音辨識和內容分析技術,除了核實在囚人士的身分、偵測有否第三方擅自加入通話外,系統還自動監察通話內容並偵測特定字詞,例如「逃走」、「自殺」等字,有助介入及處理「潛在異常事件」,亦減少逃獄等突發事件的風險。(全文

#20220401新聞 #智慧監獄
有一段時間沒有update了,因為在3月的時候因後遺症住了二次醫院分別5天,住院的時候都不能飲食,前後二次7-8天令我再次暴瘦掉至4x公斤。

住院的時候不能飲食,每日晚上都訓唔到教,精神狀態非常差,自己個心喺度諗究竟點解咁耐都未好返,究竟要折磨到我幾時,我真係好辛苦捱咗好耐啦,仲未得 放過我啦。

個零星期前,第二次出院嗰時精神狀況非常之差,因為差唔多每一晚都瞓唔到,又要插住喉,休息到而家個人精神總算好返小小,但都唔可以講好,呢兩次咁頻密嘅出入院,令到我元氣大傷,個人比之前更加易暈,更加易攰,現在還在康復的路程中。

順便update一下大家,本來在3月21號的聆訊將會延至五月尾,到時確實日期再通知大家,嚟緊仲有好多嘅複診同埋醫療等着我做,真係好折磨🤦🏻‍♂️🤦🏻‍♂️🤦🏻‍♂️,喺度都好多謝大家對我嘅關心❤️多謝你哋撐我。

唔好彩嘅話可能有一段時間都見唔到呢個景色lu…..

如果可以請繼續支持我的patreon,感激

https://www.patreon.com/Koalakoalas

Koalasmarch_
【專訪】暴動罪成入獄的演員 未竟的舞台劇之路:想在香港留下更多作品

//每日上庭面對暴動罪審訊後,舞台劇演員郭小杰都立即從法院飛奔到劇院,換上服裝化好妝,進行晚上的演出,他曾答允自己要於畢業10年內在劇場作出一番成績,當道路走到一半愈趨順利時,卻因案件令舞台劇之路停滯。

身負案件的他決意要在壓縮了的5年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我覺得我無時間啦!我想喺我有事之前做一個演出,好想同一班朋友去分享去經歷,好想做一個紀念品去紀念我」。他希望能留下更多作品在香港,將每一次的演出,當成最後一次。而在還柙期間,他獲香港舞台劇獎提名最佳男配角,該劇是他失去自由前,參與的最後一齣舞台劇。

自2019年10月被捕至去年審訊,這兩年間小杰一共出演了11齣劇。縱使有案件在身,也未有影響他的決心,反而想趁這段時間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因此比以往更努力工作:「我想留多啲作品喺香港呀!」。被問到有否想過放棄,他堅定回答:「無喎!我真係無,我好想做!我覺得我無時間啦,我想不停咁樣做,唔好俾我停落嚟」。

最終他完成了不少劇,能夠引起香港觀眾的共鳴,並細數過往如何一步步走來:數年前獲得小劇場獎、觀眾由70人增至1200人、認識其他藝術界別的人……「我係去緊㗎!」他邊說邊望着前方,突然沉默一會再說:「我畢咗業5至6年,感覺係啱啱起步,啱啱做緊一啲自己想做嘅嘢,開始搵到自己條Path點樣行,Network開始識多咗人,開始有信心去做一啲嘢,但係因為呢件事,我嚟緊可能要面對幾年嘅坐監,咁就會無晒囉」。

坐在犯人欄數天聽着針對自己的審訊,他最大的感受是失望,眼前的是社會縮影,看不到神聖和中立的形象:「我好似企咗喺一個最前嘅位置,睇到呢件事嘅持份者係點樣去參與。呢個係無論對我做人又好,對我工作又好,對我身為一個香港人又好,都覺得幾失望」。

小杰在腳下的這片土地,追尋過兩種東西:夢想和理想。「呢個地方係一個我曾經追尋夢想嘅地方,喺人哋眼中覺得好不切實際,但我堅持;呢度亦都係一個我追尋理想嘅地方,人哋亦覺得好不切實際,但係我有爭取過我心目中嘅香港」。他解釋:「追尋夢想的過程辛苦但開心,而追尋理想嗰個……」他猶豫片刻,沒有了說上一句話時的爽快:「我唔會覺得呢啲係開心嘅事囉,無嘢光輝過」//

📌 專訪全文:《獨立媒體》
前職工盟副主席鄧建華 涉煽動他人行為今晨被捕

【誌hk.feature】職工盟前組織幹事石姵妍(4月6日)今晨8時在Facebook發相指,前職工盟副主席鄧建華今晨被國安署人員上門拘捕。他被指於1月4日早上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法庭作出煽動他人的行為,意圖引起對香港司法的憎恨。(全文

#20220406新聞 #港區國安法
被捕人士資訊部
前職工盟副主席鄧建華 涉煽動他人行為今晨被捕 【誌hk.feature】職工盟前組織幹事石姵妍(4月6日)今晨8時在Facebook發相指,前職工盟副主席鄧建華今晨被國安署人員上門拘捕。他被指於1月4日早上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法庭作出煽動他人的行為,意圖引起對香港司法的憎恨。(全文) #20220406新聞 #港區國安法
消息指警方國安處拘職工盟前副主席鄧建華等6人 涉在法庭作具煽動意圖行為

【星島日報】消息指,警方國安處早上拘捕職工盟前副主席鄧建華等6人,涉嫌在法庭作出具煽動意圖行為罪,引起對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視或離叛。

據了解,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今日上午,於全港不同地區,包括天后、旺角、牛頭角、荃灣、上水及長洲,採取執法行動,拘捕年齡介乎32歲至67歲的四男兩女,涉嫌違反香港法例第200 章《刑事罪行條例》第9和10條「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

警方調查顯示6名被捕人涉嫌於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間,在不同法院,包括高等法院、西九龍裁判法院及東區裁判法院,旁聽聆訊時故意作出滋擾行為,嚴重影響司法的莊嚴和法庭的運作。此外,警方根據法庭手令,搜查上述6人住所。並檢取一批涉嫌與案有關物品,包括串謀到法庭作出滋擾行為的記錄。(全文

#20220406新聞 #港區國安法
初選案|馮達浚保釋被拒 官指難相信不再危害國安

【頭條日報】47名民主派因「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其中一名被告、半島連線召集人暨加山傳播創辦人馮達浚,去年11月到高等法院申請保釋被拒。法官杜麗冰今頒布書面理由指,馮曾公開指出:「有一個共同嘅敵人就係共產黨政權」,「我會堅持⋯ 會用盡一切,拉倒惡法」,又在其成立的「加山傳播」呼籲國際社會制裁香港和中國官員等,清晰地表明他堅決宣傳其政治議程,故認為沒有充足理由相信他不會再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故拒絕其保釋申請。

杜官指馮達浚在2020年6月25日的選舉論壇中,清楚表明:「我哋參與呢一個初選論壇,係因為我哋明白,有一個共同嘅敵人就係共產黨政權」,更強調:「因為我會堅持喺議會入面進行呢個肢體衝突,甚至乎係會用盡一切,拉倒惡法,包括肢體嘅衝突,我亦都已經有呢個被捕,甚至乎被控告嘅準備」。

律政司指馮一直堅持宣傳和傳播顛覆國家的思想,亦成立「加山傳播」,呼籲國際社會制裁香港和中國官員、宣傳煽動性意識形態、爭取在國際戰線上獲得支持等,亦在不同的訪問中表明會堅持其政治議程。

馮達浚的代表大律師劉健解釋馮的演說及訪問內容只是競選期間所使用的政治修辭及花言巧語,亦是馮在政治領域缺乏經驗所致。而馮被捕後其Facebook專頁已關閉,故可確保他不會再干犯涉嫌危害國安的行為。杜官則認為馮的演說不止是政治修辭,而是清晰表態他堅持宣傳其政治議程的決心,故認為沒有充足理由相信馮達浚不會再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故拒絕其保釋申請。(全文

📌 相關資料:高等法院決定理由書(英文)

#20220406新聞 #港區國安法 #民主派初選
被捕人士資訊部
消息指警方國安處拘職工盟前副主席鄧建華等6人 涉在法庭作具煽動意圖行為 【星島日報】消息指,警方國安處早上拘捕職工盟前副主席鄧建華等6人,涉嫌在法庭作出具煽動意圖行為罪,引起對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視或離叛。 據了解,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今日上午,於全港不同地區,包括天后、旺角、牛頭角、荃灣、上水及長洲,採取執法行動,拘捕年齡介乎32歲至67歲的四男兩女,涉嫌違反香港法例第200 章《刑事罪行條例》第9和10條「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 警方調查顯示6名被捕人涉嫌於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
【涉法庭作出具煽動意圖行為】前職工盟副主席等6人被捕 包括居上水公民記者朝雲

【Spark.撻著】國安處今早(4月6日)於全港不同地區採取拘捕行動,六人在住所被國安上門拘捕,被指涉嫌在法庭作出具煽動意圖行為罪,引起對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視或離叛。六人中包括前職工盟副主席鄧建華及公民記者朝雲。

居於上水天平邨的公民記者朝雲今晨6時被5名國安上門拘捕。朝雲及其電腦被國安帶走,據悉被帶返上水警署。朝雲於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拍攝大量照片及作大量採訪而為人認識。曾經數次為拍攝採訪及於前線報道而被拘捕。(全文

#20220406新聞 #港區國安法
[ Miss 咗福利官電話點算好???????]

作為一個電話長期靜音既人嚟講,小編係經常miss咗懲教署福利官打嚟既電話。唔係無聽福利官電話就要等佢打返嚟,你都可以主動搵佢。

喺呢到要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miss咗福利官電話可以點做。

- 你Miss咗邊個電話就打返嗰個電話返去。(如圖)
因為一個院所入面都有唔同福利官,佢哋都有自己嘅直線電話號碼,打返轉頭有70%既機會都搵得返福利官。但記得福利官食飯時間係1:00pm-2:00pm,避開呢個時間就得。

如果打返轉頭,冇人接聽電話號碼可以點?
- 由於福利官都會用唔同電話號碼打俾親友,所以最好每次打嚟都save低佢地電話。就算A電話號碼唔聽,都可以打返B電話號碼,再唔係就打C電話號碼。

- 上網搵返嗰個院所嘅更生事務組既電話號碼,接通之後同佢講你係邊個號碼嘅屋企人/朋友,啱啱福利官打電話俾你唔小心Miss咗,依家想搵返福利官。咁接電話嗰個人會幫你駁返條線俾福利官。

***記住唔好覺得唔好意思或者麻煩到懲教,接聽你嘅電話亦都係福利官嘅職責。
***跟進返自己親人/朋友既狀況係理所當然,呢啲全部都係應有嘅權利。
———————————————
Instagram: @Teemo.hk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Teemomo_hk

Teemo的震撼教育課
洪為民生日派對6賓客收7張罰款通知書 餐廳負責人同收傳票

【獨立媒體】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今年1月3日舉行逾200人的生日派對,涉嫌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食環署事隔三個月公佈調查結果,6名參與生日派對的賓客共收到7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其中4張涉及違反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掃描場所二維碼的規定,另外3張涉及違反口罩令;餐廳負責人同收到傳票。

署方稱所有罰款均已繳交,生日派對在位於灣仔灣景中心的 Reserva Ibérica Tapas Bar & Restaurant 舉行。該餐廳同收到傳票,負責人涉嫌沒有張貼顯示「特定範圍D區」的正確平面圖,和有關每小時換氣量的適當告示,案件排期在4月22日上庭。

15名特區政府高官出席洪為民的生日派對,包括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入境處處長區嘉宏、廉政專員白韞六、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及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馮英倫等。(全文

#20220406新聞 #非手足 #洪為民生日派對
截至1月底 警拘反修例10277人  僅1858人完成司法程序

【東方日報】根據律政司回覆議員就財政預算案的提問,指警方提供的資料,截至2022年1月31日,警務處就2019年「反修例」事件共拘捕10,277人,已經完成司法程序只有1,858人,即僅佔18%,而當中1,465人須承擔法律後果。至於2014年與違法佔領中環相關事件,所有案件的司法程序均已完成。

回覆指出,在須承擔法律後果的1,465人當中,包括1,158人被定罪、297人經法庭簽保守行為、6人經法庭發出「照顧或保護令」,以及4人循民事程序被判「藐視法庭」罪成,另有952人的司法程序仍在進行中。

被定罪人士的刑罰包括罰款100至41,000港元、賠償予受害人或受害機構120港元至23港萬元、緩刑12至24個月、社會服務令60至240小時、感化令、勞教中心令、教導所令、更生中心令、監禁4日至12年等。

另外,司法機構回覆指,截至2022年2月底,在各級法院接獲的2,079宗社會事件相關案件中,超過1,700宗或接近83%的案件已結案;而在裁判法院接獲的1,301宗案件中,約有1,200宗或接近94%的案件已結案。

此外,截至2022年2月28日,在各級法院已經處理或正在處理而與國安法相關的案件共有85宗,民事案件佔70宗,而刑事案件佔15宗。在85宗與國安法相關案件中,64宗或接近75%的案件已結案。(全文

#20220407新聞
控罪可囚兩年 輕過藐視法庭 湯家驊:與國安罪行一樣嚴重

【明報】四男兩女因《刑事罪行條例》第9和10條的「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被捕,初次定罪者最高可判監兩年。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表示,如果旁聽者擾亂法庭秩序,一般會被控藐視法庭罪,但本案未到落案起訴的階段,尚待律政司考慮是否牽涉其他罪行元素。他強調,《刑事罪行條例》廣義上可被視為《港區國安法》的一種,「不要錯誤地以為它不嚴重」。

藐視法庭罪屬普通法罪行,最高可囚7年。湯家驊稱,藐視法庭罪的重點在於被告不尊重司法體系,或者影響法庭聲譽,根據案例多數要判監。對於上述案件6人因刑責較輕的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被捕,湯家驊指該罪名和國安法罪行一樣性質嚴重,但要視乎具體證據和案情,目前無法評論。

近年法庭審理大量社運案件,容易牽動公眾情緒,旁聽者拍手會否誤墮法網?湯家驊認為,在聆訊期間拍手不是控罪元素,未必會招致法律後果,「但如果別人大叫『狗官』侮辱法官,你激動拍手,那是另一回事」。至於戴黃色口罩是否違法,他說無法一概而論,惟有不尊重法庭之嫌。

大律師蘇俊文表示,法庭一般不容許政治表述,旁聽者喧嘩鼓掌,在法律上「有灰色地帶」,要視乎有否阻礙聆訊程序,以及旁聽者意圖。蘇說,對於旁聽者的不當行為,法官一般有酌情權,可以先警告對方,繼而派保安要求對方離開,甚至轉介警方跟進,「如果是短暫起哄,法官比較liberal(開明)都會理解,但如果以粗言侮辱律師,明顯會影響公平審訊」。(全文

#20220407新聞
過去3年31宗恐嚇事件 涉17名法官及司法人員

【東方日報】司法機構回覆議員就財政預算案的書面提問中,指在2019至2021年3年間,恐嚇法官及司法人員事件共31宗,涉及17名法官及司法人員,主要是恐嚇郵件,而法院大樓遭毀壞財物亦有48宗,主要是塗鴉。

恐嚇郵件方面,司法機構已要求香港郵政協助,在派遞郵件往各法院大樓前先作篩檢。司法機構會不斷檢視保安措施以確保法院大樓環境安全。

為加強法院大樓保安,司法機構在2021-22年度增派約60名保安人員,以加強13幢法院大樓的保安,並於終審法院大樓及西九法院大樓實施保安檢查。(全文

#20220407新聞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暫控兩名男女
***************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國安處)昨日(四月六日)拘捕年齡介乎三十二至六十七歲的四男兩女,他們涉嫌違反香港法例第二百章《刑事罪行條例》第九和十條「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

  國安處今日(四月七日)暫控一名五十九歲男子一項「作出一項或多項煽動意圖的作為」罪及一項「發表煽動文字」罪。另外一名六十七歲女子則被暫控一項「發表煽動文字」罪。

  案件將於明日(四月八日)上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其餘被捕人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五月上旬向警方報到。

政府新聞公報
律政司專責組已處理98%由警方提交涉反修例案件

【綜合報道】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在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簡介律政司開支預算,表示就2019年「反修例」涉及的案件,當中較嚴重罪行,例如暴動和非法集結等是由刑事檢控科特別職務組專責處理,有關組別共收到警方提交1175宗案件,並已完成處理當中98%、即1156宗。

司法機構政務長梁悅賢提到,截至2月底,各級法院接獲約2,100宗涉及反修例的案件,當中約83%已結案;各級法院共接獲85宗與《港區國安法》的案件,其中7成半已結案。她說,反修例的案件只剩下1成多尚在區域法院案件,目標是明年能夠完成審理。

📌 報道來源:香港電台頭條日報

#20220408新聞
司法機構今年內將提交刑事遙距聆訊草案

【獨立媒體】因應第五波疫情,司法機構將部分民事案件改為遙距聆訊。司法機構公布數字,由2020年2月至今年2月,各級法院共進行了1,110宗遙距聆訊,246宗透過視象,864宗利用電話進行。就刑事案件遙距處理,司法機構表示,現正第二輪諮詢業界,目標是2022年將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

立法會正審議政府各部門預算案開支,司法機構在書面回覆指示,受行法律所限,遙距聆訊未能廣泛應用於刑事法律程序,例如刑事法律程序中,「現行法律一般要求被告須親身出席公訴提控及審訊」。司法機構表示,正進行所需法例修訂工作,希望令遙距聆訊在刑事法律程序廣泛應用,以及具有效力。

司法機構又指,正籌備修訂相關法例,使法官及司法人員「在滿足司法公開和公正兩大要求,並考慮所有相關情況後,有空間在其認為合適的情況下指令進行遙距聆訊」。司法機構現正就第二輪的持份者諮詢細節,目標是於2022年將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全文

#20220408新聞 #刑事遙距聆訊草案
許智峯收財產限制令 被禁處理在港財產 質疑文件無交代理據

【香港01】正被警方通緝、流亡海外的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表示,昨日(8日)收到警方通知,高等法院在律政司的申請下,已經對他、太太及母親發出財產限制令。該命令是按國安法第43條,附表3下的第七條發出,禁止他們處理在香港的任何財產。

許智峯指,該命令明確禁止他們,親自或透過代理人從香港移走任何名下的財產,及賣出、處理任何香港境內的財產,或將任何財產降值,若違反命令,可處刑事藐視法庭罪,被判監5年或罰款50萬元,或財產被檢取。

該命令亦特意列出他們三人所有本來已被匯豐凍結的戶口及其結餘,指明命令涵蓋戶口中所有存款。在該命令中,法官指明律政司可將命令登記或註冊於各政府部門中。他指,整份財產限制令的文件中,完全無向他們交代施加財產限制的理據,牽涉甚麼案件、哪條罪行的調查等。(全文

#20220409新聞 #港區國安法
港府首以「煽動罪」拘捕「旁聽師」 跨國議員促海外法官辭任

【自由亞洲電台】香港國安警周三(6日)拘捕6名「旁聽師」,指控他們在法庭「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是港府首次以「煽動罪」拘捕法庭旁聽人士。事件引來國際關注,由18個國家及歐洲議會議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譴責港府行徑,並促請所有海外法官辭去香港終審法院職務。

香港國安警周三4男2女,年齡介乎32至67歲,指他們涉嫌違反《刑事罪行條例》第9和10條「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警方表示,他們涉嫌於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間在不同法院旁聽聆訊時,「故意作出滋擾行為,嚴重影響司法莊嚴和法庭運作」。根據相關法例,被定罪者可被判監兩年。

港媒《東方日報》披露,周三被捕的6人包括職工盟前副主席鄧建華、筆名「朝雲」的公民記者蕭雲龍,以及另外四名「旁聽師」。鄧建華被捕時,香港國安警指他涉嫌在1月4日於西九龍三號庭,作出「煽動在場公眾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意圖引起對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視或激起對其離叛」。

翻查資料,當日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被控在2021年煽惑他人參與「六四集結」,被判囚15個月。鄒幸彤陳情時未有為自己辯護,反而讀出六四難屬的見證,被裁判官陳慧敏打斷,表示法庭不容表達政見。鄒幸彤反駁「難屬才是這件案件真正的受害者,他們的見證比我的求情更有需要出現在法庭」,當時旁聽席傳來掌聲。

陳慧敏曾警告鼓掌者或會被控「藐視法庭」,並再和鄒幸彤爭辯,旁聽者再次鼓掌後,裁判官下令庭警記錄鼓掌者身份資料。

值得留意的是,親北京媒體在之後的1個月多次發文攻擊「旁聽師」,指他們擾亂法院,促請港府執法。事隔3個月,香港國安警則以「煽動罪」拘捕6人。其中一名59歲男子和一名67歲女子已被起訴,周五(8日)提堂。

以往若有旁聽者在法庭喧嘩,法官一般會作口頭警告或逐出法庭,嚴重者或被控以「藐視法庭罪」。雖然「藐視法庭罪」最高可判囚7年,但過往案例刑罰普遍較輕。然而這一次,香港國安警卻棄用「藐視法庭罪」,而動用「煽動罪」拘捕法庭旁聽人士,成為首例案件,引來國際關注。(全文

#20220410新聞 #港區國安法 #旁聽師
前《立場》博客區家麟被捕 涉嫌串謀發布煽動刊物

【獨立媒體】資深傳媒人、前《立場新聞》博客區家麟今早被警方國安處人員拘捕,涉嫌「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為《立場》案中第八名被捕人士。國安處今早到區家麟位於荔景的家居作出拘捕,並押返葵涌警署。(全文

#20220411新聞
How to Make a Poster on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