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人士收信部
5.84K subscribers
2.59K photos
1 video
2.43K links
公開信報料: @youarenotalonehk_mailbot

【關注組】 @youarenotalonehk
【直播台】 @youarenotalonehk_live
【資訊部】 @youarenotalonehk_info
【搜證部】 @youarenotalonehk_evidence
【收信部】 @youarenotalonehk_mailbox
Download Telegram
 今天,我幻想自己在茶記享用了一杯港式熱奶茶,渡過了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riotercreation
 3月11日,我將就一宗暴動案件受審。

一直無同大家講過,雖然其實只要喺Google search我中文全名,撇除同浸大有關嘅新聞,就會見到相關法庭新聞。

據非正式統計,每個因為社運案件上庭嘅人,總有擔心過被人search全名,特別係搵工或搵書讀時。

「無罪推定」原則,被告在經過公平審訊而被定罪前,應被視為無罪。但事實上,好多時候哪怕未經定罪,某些人早已審先判,為「我哋」貼上「暴徒」標籤。

呢一年間,我接受過唔少訪問,感謝各位記者朋友願意為我保守呢個「秘密」。百般無奈,要來嘅始終要來。下星期一就開審,諗過繼續避而不談,但比起大家到時從報導中得知,我想自己親口講出嚟。

而家呢宗暴動案,發生於2019年7月。我被拘捕、以及後來「踢保」前每月到警署報到時,罪名一直都係「非法集結」。直至2022年1月,當時距離我另一宗刑事毁壞案裁決尚餘一星期,我被上門再拘捕,罪名先突然改為「暴動」。

此外,我有過另一單刑事毁壞案。本來我諗過以後唔再提起,始終事過境遷、案件已完,當日法庭嘅判決為:罪名不成立。然而,琴日突然傳出另一則噩耗。

律政司將就判決入稟法庭上訴。

距離開審尚餘一星期,此時此刻提上訴,一切同兩年前比顯得多麼相似,又多麼諷刺。刑毁案就嚟完結,突然間殺出暴動案。到暴動案就咁開審,刑毁案又捲土重來。四年來,兩宗案件,從來無間斷過。唔知要到幾時,我先可以徹底擺脫官非。

自從2020年5月開始,我一直處於保釋候審狀態。呢四年保釋候審歲月裏,我要嚴格遵守各項保釋條件。除咗繳交保釋金,我守過宵禁令,曾經試過晚上7點後唔可以出街。一日有24個鐘,有11個鐘必須留喺屋企。雖然保釋條件經過幾次爭取下,亦有改善。但有部分係改變唔到,例如每星期到警署報到,風雨不改,甚至連十號風球都無面畀,一樣要乖乖報到。

而最令人煎熬嘅,莫過於不得離開香港、交出旅遊證件。所以對「我哋」嚟講,莫講話移民、去外國讀書,連想去轉旅行,呼吸一口自由嘅空氣,也只是希冀。幾年來對我嚟講最大嘅誘惑,一定係今年初台灣大選。作為一個政治系學生,我真係好撚想去睇選舉!!(在此特別鳴謝各位去咗台灣嘅朋友影相同帶手信畀我)

最近又睇到一則令人沮喪嘅新聞,懲教署正研究修例:禁止須遵守監管令人士離開香港。可憐嘅香港人,未來可能服刑完畢後都唔可以立即到外地開始新生活。

候審會令人失去對未來嘅盼望。唔認罪打官司一定贏?咪講經啦。候審期間,排期後突然改期,改期後再排期,唔會知/預計到幾時完晒司法程序。如果罪成,坐監要坐幾耐?出嚟後個世界變成點?一旦罪成仲會留案底,仲有咩工作可以揀?無力感太重,可以估量、控制嘅嘢實在太少。今日唔知聽日事,好難做有效嘅未來規劃。

甚至唔需要諗得咁複雜,睇返最貼地嘅生活例子。假如你遇到一個好啱feel嘅女仔,兩個人好投契,佢唔介意你嘅一切,而你亦真係好鍾意佢。

但你身負一宗暴動案件,半年後開審,案情唔樂觀。

你仲敢唔敢放膽去追求呢段感情?「去馬啦,愛本是無罪!」

就算俾你哋有緣一齊到,對方亦唔介意等,但你入咗去,仲點樣陪伴佢?佢每個人生重要嘅時刻、喜怒哀樂,你都無辦法與佢同喜同悲。每一封由佢手中寄出嘅信,須要等上一星期,經過懲教人員審核,先至落到你手。甚至佢要洗錢入物資俾你,每個星期,山長水遠,用上一日時間,入嚟大嶼山探你,你會成為對方嘅負擔。上面講嘅嘢唔係誇大、唔係亂噏,而係每對被高牆分隔嘅愛侶都要面對嘅磨難。呢幾年,社運案件已經打散過亂世中無數對鴛鴦。

自從被捕後,整個人生軌跡被打亂,多咗份沒明日的恐懼。曾經我好怕要到牆內考DSE,幸好罪名不成立,可以順利應考。入到大學想上學生會,試吓囉!上唔到學生會,唯有繼續嘗試做自己想做、認為應做嘅事。至於將來畢業後返咩工?會唔會讀Master?坦白講因為案件,我想像唔到,亦唔敢想像。可以做嘅,或許只有盡己所能喺呢個閪到盡嘅時代做個好人,好好生存,並且努力令自己變得更好。

曾經,我好怕被人知道自己嘅案件。特別喺一年前準備/啱啱上仼學生會嗰時,好怕因為有案在身而無得上莊,接受訪問都要確保字裏行間無提過單案。而家望返轉頭,一切已成過眼雲煙,滄溟之路終成未竟之志。

一年後,再一次面對案件曝光問題,我唔想再逃避了。

我行緊嘅路,面對嘅各種壓力、憂慮、掙扎,已經有無數人堅強地咬緊牙關走過。

今日,到我了。

我堅信眼前嘅審訊係我人生必須經歷嘅難關。一如既往,縱使前路崎嶇不平,我亦會一直向前行,絕不輕言放棄。面對眼前嘅「長命審訊」,我將勇敢、自信地坦然面對接下來嘅磨鍊。

最後一段,想留啲說話俾最愛嘅人。

由第一日起,呢單案對我嚟講,就有如一根拔唔走嘅刺,令我經常對未來失去希望,甚至對感情失去信心。我唔想成為你嘅負擔,害怕俾唔到你最基本嘅陪伴。所以想過離開,以為咁樣先係對大家最好。但係你一直無放棄過,以行動、說話去安撫我嘅不安,一步一步重建我因為案件而喪失嘅信心。呢兩年嚟,我每次上庭無論係提堂、答辯還是審前覆核,你都從不缺席。當我坐喺被告欄嘅時候,係你陪伴著我屋企人,嘗試減輕佢哋嘅焦慮,每一幕我都看得清楚、無忘記過。一路走來,感謝你一直不離不棄,陪伴我走過一個又一個難關,讓我不再孤單,有勇氣面對一切。

我愛你!

edwindaikp
 「塘福·新身份」

仲記得當日一聲六年量刑起點,再加上一句「泯滅人性也不為過」嘅形容,就好似一盆冷水咁淋熄咗旁聽席上親友嘅熱切關心,好心情瞬間消失。坐係犯人欄入面嘅我反而心情平靜,可能做好晒心理準備,知道無論判幾多都係要坐,只不過真係聽到六年量刑嗰刻,心都難免顫了一下。

好彩有成班好朋友一齊,一班人又返到幾年前嘅相識之地荔枝角,同幾年前帶住愁容入到藍色閘相比,呢次係指模房互相說笑,取笑對方著棕色衫好睇啲,又取笑對方終身號碼好難聽,就好似入咗營地咁;又一齊過咗幾晚無憂嘅日子,因為所有嘢都塵埃落定,最壞嘅結果都唔會再差過宜家了。

就帶住咁嘅好心情,又黎到既熟悉又陌生嘅塘福。望住個熟悉嘅綠色閘,回想起自己有幾多次係閘後面嘅探訪室等;又望到個熟悉嘅嶼南道,又回想起自己有份係山下嘅巴士站接朋友出冊;又望到下長沙沙灘,又回想起一班朋友係沙灘玩耍,講笑話到時泊正去塘福定石壁。不過宜家身份已經唔係嗰個自由出入嘅訪客,係一個要還自己幾年前債嘅人。

到今日差唔多到塘福一段時間了,心情說起其實唔錯,但仲適應緊成為定罪人士嘅唔同。入面時間好似過得好快,但覺得自己同世界脫離咗嘅程度又大咗,一黎資訊只有新聞,二黎友人同家人嘅消息有時差了,漸漸對外界嘅變化有無力感,但正如朋友同我講,專心坐監,係我宜家唯一可以做嘅!

說起塘福節奏好慢,但又好簡單。想學習、想運動、抑或想沉淪,都係靠自己嘅定力,呢度好少人會鼓勵你,又好少人會打沉你,因為大家都做自己嘢。但坐監咪就係咁,所以希望自己可以好似上封信咁講。最後可以帶走好多有用嘅嘢離開監房啦。

K 致上
2024年2月

ksleaving
法官閣下:

一個真誠的認罪求情,應該以交代自己做過的事開始。我的確進入過立法會會議廳、在牆上噴上「反送中、釋放義士、真普選、取消功能組別、太陽花HK」的字眼,並且撕毁三本《基本法》。我亦有幫忙舉起「沒有暴徒只有暴政」的橫額,以及貼上一幅港英旗。這些都是我自己決定做的事。除此之外,我並沒有破壞會議廳任何事物。

於我而言,佔領立法會很明顯是反修例運動的一個里程碑。當年六月,政府一再在百萬人遊行示威後拒絕撒回逃犯修訂條例是事件的近因。示威者闖入立法會後,我們大多數人感受到的是恐懼:陌生的中國刑法可能隨時加諸自己身上,而所有合法和平的抗爭手段都似乎不能夠阻止政府逆民意而行。當人身自由這些基本人權被嚴重威脅的時候,這種危急存亡的感覺驅使我更激進地抗議。所以我走進立法會,在牆上噴上「反送中、釋放義士」,要求全面撒回草案,釋放被捕人士。看到立法會內「是你教我們和平遊行是沒用的」的字句時,我知道這種恐懼不只是我一個感受到。一直提倡和平理性示威的人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曾說:「暴動是不被聆聽者的語言,Riot is the language of the unheard,當管治者譴責暴動,卻不用等同的力量去修正不公義時,一個地方只會在一次次的暴力與騷亂中輪迴。」有時市民大眾突然變得激進,並不是一時衝動的反射,而是走投無路的疾呼。

走進會議廳撕毀《基本法》的時候,我意識到這個行為帶有重要的象徵意義。立法會會議廳是主宰整個香港命脈的地方,但誰主會議廳,從來都缺乏充分民意基礎:一直以來泛民主派都在選舉中持續獲得過半數選票,但因為功能組別的存在,在議會裡永遠只是少數。再加上自主權移交後議員動議草案需要分組點票的規則、非民選的政府壟斷政策,所以香港市民從來都沒有實權決定家園是如何發展。由97年起,政府一直未能說服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香港人,選舉制度是能夠保障港人的利益,立法機關是有足夠權力將民意轉化成政策,而政治現實亦證明《基本法》中提及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以及雙普選的承諾全部落空。

憲法的核心功能在於約束當權者的權力,保障公民權利和自由。但由04年政改三步曲變成五步曲之後,特區政府就完全失去自行啟動政改的權利;16年,選舉主任肆意取消候選人資格,當選議員亦竟然因為立法會主席不肯安排重新宣誓被褫奪資格;20年,《基本法》所賦予港人的公民權利在《國安法》落實後被完全剝奪;23年,我連自由揀選代表律師的基本權利都無法行使。以上種種都反映《基本法》無力守護民主制度、人權自由。對我而言,進入立法會就意味著全香港市民重新直接行使政治權利——這並不是單純反對一個個別法案,更加是反抗一個持續打壓民意的制度,是要求民主化運動的一環。

一旦了解香港人從來未曾當家作主的歷史,佔領立法會就不應該被理解為單純侵犯公共財產,或踐踏民主制度的暴力衝擊事件。首先,於我而言,香港人質疑的從來都並非選舉舞弊,而是整個選舉,以至立法制度,根本無法反映港人的意願和利益,也無法落實《基本法》莊嚴的民主化和自治承諾。其次,驅使香港示威者進入立法會的並不是任何個人利益,而是為了宣傳理念和守護價值:有人圍起保護立法會圖書館、在取用飲品之後放低價值相等的錢幣、所有的噴漆口號與所謂破壞都無一不是在表達堅定的政治訴求。當時的環境雖然無人指揮,但示威者卻是堅守原則、井然有序。我想到最好的解釋就是示威者是抱持共同理念進入立法會,這個理念最終凝成包含五大訴求的《金鐘宣言》,在會議廳被讀出。

由個別政策而起,最終演變成民主化運動的事件在歷史上比比皆是。太陽花學運是由台灣人反對立法機關不經審核下,通過與中國的服務貿易協議而起;烏克蘭橙色革命的起因是反對危害國家運作的嚴重貪污;土耳其人佔領蓋齊公園是為了反對政府不顧民生需要的城市規劃。在這些運動裡,佔領者最終的訴求都涉及政制改革,期望透過修正不公義來達致人民生而為人應有的人權、民主、公義。佔領與所謂破壞的最終目的不外乎是要建立一個令所有人民,而不只是在上位者能安居樂業的制度。我在立法會裡的行為,也是本住一樣的精神和信念。

一個政權如何看待異見和能否修正自己的錯誤,決定一個社會能否行穩致遠。無論法庭對我的處罰為何,我都會繼續前行,將恐懼化為力量,正如我當日走進立法會一樣。

以上是我的陳辭。

鄒家成
2024年3月11日

鄒家成
 er.....yes.....我返黎啦~
我畢業啦🎊
瘦咗又大隻咗🤩
呢段日子
有失去亦都學識咗好多事與物
有好多野唔係必然
人與人之間嘅關係更什
所以要學會感恩
多謝黎見證我畢業嘅各位
多謝無忘記我嘅你地
未來路先係更大挑戰
希望沿途上可以繼續接受大家嘅力量
一直努力進發

#眉頭生瘡
#無眼睇🤦🏻‍♀️

vucoffeehk
The Art of Instagram Captions: Writing Engaging and Authentic De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