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裁判法院第十三庭
#鄭念慈裁判官 #攻擊性武器 #刑事損壞
#1204土瓜灣 #審訊[2/2]
(*深夜補回審訊記錄。)

👤鄭(16)

控罪
(1)參與非法集結‼️認罪‼️
(2)刑事毀壞
(3)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

==============

控辯雙方同意以65B的形式呈交測試申縮棍的專家報告,證人無須出庭,之後控方在庭上讀出一頁紙的報告內容。

裁判官詢問主控官有關控罪(2)的法律觀點,主控表示是控被告「joint enterprise, not conspiracy」——「佢同其他人人一齊做,佢冇單獨做,車cam片段亦影唔到佢有做」。

‼️裁判官裁定控罪(2)(3)表證成立,被告需要答辯‼️
被告選擇出庭答辯,不會傳召證人。

==============

被告作供

辯方主問

辯方證物
D1(3) 有被告標記的地圖

📌背景
被告案發時讀中四,15歲,身高187 cm,是學校排球隊成員。

📌案發之前
事發前一晚(12月3日)約21時,被告在Instagram見到卓姓同學的限時動態,內容為:「聽朝整road block」。
被告覆:「我去,when」,同學覆:「06:45」。被告遂問:「一樣球場?」
被告解釋「一樣球場」——12月3日早上,馬頭圍道曾經有路障。被告無參與,但有同學參與、被post上網,在同學間引起很大迴響。傳聞放路障的人士在馬頭圍道球場集合。辯方呈上Instagram對話截圖。

被告後被加入一個WhatsApp 群組,組內有12人,包括被告的2名中三同學林和李(其中林是被告朋友)。組內只有一句對話,是卓說的:「4/12行動road block」。12月4日是上學日,被告相信是快閃行動,「完咗會返學」,故當天被告帶了書、穿校服皮鞋出門。他亦有帶灰黑色風褸和波鞋,放在背囊,有帶口罩和手套。

📌案發前一刻
當日被告遲了出門,大概7時到達球場;已有其他學校的學生在場等待,被告與他們互不相識,便在一旁換風褸和波鞋,把校服和皮鞋放入書包。換衫時,有6-7名同學到場,包括林、李、卓。在場人士然後圍圈,卓道:「將雜物放出對面馬路」。當時被告並無想過要放什麼,打算見「到咩就放咩」。

(辯方呈上地圖,請被告在地圖上標示出3個位置:球場、對面馬路及自己被捕位置。)

各人隨後各自收拾物品。離開球場時,被告遇到1名其他學校的學生,叫每人在1袋噴漆中拿走1支。見3名同學拿了,被告亦拿走1支放在外套袋中,但沒細想要怎麼用。球場外的行人路上,1把聲音叫住被告:「幫我袋啲嘢。」被告袋中遂被放入1樣物品。他第一次參與社會運動,緊張,未有回頭;但認得聲音屬於林。平常打波,被告都會幫林「袋嘢」,當時估計是水。

📌案發過程
一行人到達馬頭圍道譚公道交界,在紅綠燈位停下,見到有雪糕筒,就拿起放在馬頭圍道慢線。被告此時望向九龍城方向,見到有人噴黑巴士擋風玻璃,便行上行人路等待。突然,有便衣警員從譚公道衝出,被告向紅磡離開,卻被便衣擋住;有便衣拉他書包,他被撻在地上。

📌拘捕之後
警員問他:「做咩?」被告回答自己放了2個雪糕筒。警員搜他書包,搜出1支申縮棍,他指是「有人畀」自己。警員從地上拾回噴漆,被告指自己「冇用過」。警員將物品放入被告書包、扶他起身、上手銬,與他上警車並在車上進行警誡。

被告在車上見到李和卓被捕,但不見林,自此之後,兩人失去聯絡。


控方盤問

控方指出:12月4日是被告第一次參加set road block,其理解是將雜物放在馬路,令車輛不能前進,目的是喚醒大眾對反修例的關注。這次事件是一班人集體做同一件事,要有話事人講做乜嘢,但唔知邊個係頭頭;被告沒有作任何查詢,而穿灰色衫是自發的。被告同意。

被告同意當時的行動由卓「話事」,但自己未有過問行動細節,如:邊個位置,放咩雜物……。他承認自己答不出行動目的;噴漆是「見人攞就攞」;知道要阻止車輛行駛,但沒想到他人會噴車、也沒想到路上會有巴士;且如果當時找不到雜物,自己都會離開返學。

被告在盤問下承認有留意社會運動新聞,見過有人刑事毁壞、用噴漆噴物件,亦見過有人被捕後被搜出伸縮棍。

主控問一連串問題:唔覺得林放嘢入背囊好奇怪?冇諗過背囊夠唔夠位?冇諗過會加重負擔?知唔知前一日有冇人被捕?冇諗過會被警察發現要逃跑?被告一律否定。主控再問:林喺球場時你已經喺度,點解當時唔(將啲嘢)放入背囊?攞完噴漆又唔放入去?被告一律答「唔知」。

被告稱,直至搜查才知自己背囊中有伸縮棍:之前「睇唔到」,直至警員打開袋住伸縮棍的袋子、把伸縮棍拿出來仔細檢查才知道。當時,他因為害怕驚(沒想過會被捕、害怕要「為支棍負責任」)而沒有解釋伸縮棍不屬於自己。

主控向被告指出以下事項:
- 警員從未打開裝棍的袋
- 被告心知有棍,才在警誡之下謊稱棍不屬自己
- 被告在12月4日參與堵路,帶了噴漆,其中一個行動是噴巴士
- 12月3日片段中拍攝到堵路
被告均不同意,並指12月3日的片段中只見到有打鬥,而同學間傳有堵路。

主控又指出:
- 當日不同人士有不同角色,包括對巴士造成毁壞
- 案發時被告右手戴有手套
- 被告右手邊衫袋有噴漆
- 警員搜查被告書包,尋獲伸縮棍
被告皆同意。

主控最後指出,被告是清楚知道書包有伸縮棍,而他管有攻擊性武器,是為了將其用作非法用途。被告不同意。


辯方覆問

被告解釋:盤問時自己說「冇諗過有巴士」,意思是「冇諗過當刻有巴士停在附近」。盤問時他雖說「唔同人有唔同角色」,但自己「當刻係冇角色,冇噴巴士,只係之前擺個雪糕筒出馬路」。

被告又確認,警員問起伸縮棍時未有警誡,警誡是上了警車才作出。

==============

裁判官指示控辯雙方在12月30前交換書面陳詞,雙方要在明年1月4日前回覆。

案件押後至2021年1月6日1430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十三庭作最後陳詞。
🔴期間被告需還押。
How to Easily Find YouTube Videos: A Comprehensive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