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裁判法院第八庭
#屈麗雯裁判官
#覆核聆訊
#1228九龍灣

D1 *
D3 麥
D5 *

控罪:
非法集結
被控於2019年12月28日在九龍灣德福廣場一期內,連同其他身份不詳人士參與非法集結。

覆核聆訊詳情

本次覆核聆訊爭議:

1. 被告是否停留在C出口,繼而參與非法集結?

屈官並不接納發生非法集結時,一眾被告未到達C出口,從片段可見一眾被告一起參與遊行,經過C出口後,跟著人群折返C出口。當人群叫囂時,他們並非移開,而是一直停留在C出口。雖然辯方提出影片中被告離開現場的畫面,但屈官認為並不能斷章取義,法庭要考慮整體證供,片段可見被告是參與示威,緊貼該批叫囂人士,並非對叫囂全然不知。再者,一眾被告並非記者或路人,而是參加示威的一分子。

現場有大聲公呼籲有共他示威目的,證供顯示整個非法集結過程,一眾被告並不離開C出口,而是集結在一起,片段亦反駁被告只是單純旁觀或路過的說法。

2. 被告是否懷有共同目的?

上訴法庭在SJ v Tong Wai Hung & Ors一案指出現場一旦演變成非法集結,在場人士的合理反應是盡快離開現場。一眾被告並非記者或路人,事前已一直參與示威遊行,並非對於示威一無所知。

即使辯方提出被告曾經離開,法庭不禁要問被告去了哪裡,為何仍然在現場出現,法庭肯定的是一眾被告根本沒有離開,仍然緊貼人群,並非置身事外,明顯是參與其中。

一眾被告是否年少無知?

屈官認為一眾被告並非路過或旁觀,案發前一直參與示威遊行。片段可見當人群叫囂時,被告選擇走前並緊貼人群,如果被告目睹事件發展到不如預期,仍然選擇不離開,正如上訴法庭指出合理的反應是離開現場,法庭認為被告是經思考後而作出決定,不接納他們是年少無知。

法庭裁定一眾被告蓄意停留在現場,籍此鼓勵在場人士,被告懷有共同目的並參與非法集結。

🧷覆核結果:駁回覆核,維持定罪裁定

-----------
📝求情

D1
現場並不牽涉暴力行為,非法集結只是維持十分短的時間,沒有證據顯示被告參加叫囂,因此被告的角色較為次要。D1案發時只有14歲,只是一時的錯誤判斷而犯法,案情相對輕微。

被告於案發後出現情緒問題,於2020年10月開始就診,對審訊感到壓力並出現自殘行為,需要定期到公立醫院覆診。

辯方引用 SJ v CMT & Ors,認為本案案情比該案輕微,該案接近100名示威者集結、試圖衝擊警方防線、設置路障及掟磚,上訴法庭亦指出該案的答辯人並非十分被動的角色,犯案情節較為嚴重。上訴法庭指出極度年輕是有力的求情因素,原因是他們思想並不成熟、缺乏自律及較衝動,容易受到社交媒體影響而犯案。另外,上訴法庭亦指出雖然被告的心理狀況未必與犯案有關,但嚴苛的判刑有可能影響到被告的病情亦是考慮因素之一。

D3
被告熱愛動物,為人文靜,並非崇尚暴力。辯方明白判處非法集結,必須考慮懲罰性、阻嚇性及公開譴責。但以本案的暴力程度、非法集結的持續時間,希望法庭接納被告並非預謀犯案,對便衣警員的挑釁性行為亦僅僅是言語暴力,而非實質暴力。被告選擇停留在現場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經驗去處理。

辯方指出本案不適宜太嚴苛的刑罰,「和平遊行出咗亂子都係判咁重,令旁人覺得反正都係咁重,就唔好淨係嗌口號喇。」

D5
辯方採納上述兩名被告的求情內容。被告承認出現在現場,審訊僅僅是法律上的爭議,被告並非沒有悔意。被告面對的是較輕微的襲警罪,在控方加控非法集結前已決定認罪。

被告品學兼優,案件的發生有違本性,案件影響被告的學業成續,因而決定休學1年,辯方懇請法庭從輕發落,讓被告於緊接的9月能順利開學。

--------------
法庭認為本案不能直接與SJ v CMT & Ors比較,法庭不能忽略當時社會氣氛,公共秩序混亂的情況,現場集結規模龐大,對財產的威脅十分大,而D5面對的襲警罪並非輕微罪行,法庭不能姑息。

辯方指本案而言,嚴苛的刑罰會令旁觀者更加犯嚴重的罪行,屈官反駁這並非求情理由,只是違法的藉口。屈官認為非禁閉式的刑罰並不適合。

案件押後至2021年7月14日1430判刑,還押期間為被告索取更生中心、勞教中心及教導所報告。
How to Change Teams Background